第032章:两位补习【而是一家子直接从这边出发去北大荒劳改】
郭泰安被爷爷夸赞了没有骄傲, 只是微微一笑,当然心里是很高兴的。他一直想着能为家里做得更多一些。
听说明天粤语补习老师就要过来了,郭无恙就紧张了起来, 她悄声跟小皆安说话, “明天就要开始学粤语了咯, 不知道难不难学呀?”对于有九个音调粤语郭无恙略有一些犯怯, 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发出来九个音调。
“反正有老师教的,跟着老师学总能学得会的。”在小皆安的认知中, 只要有老师教,那是什么都学得会的。
郭无恙看着天真可爱的弟弟,真是不忍心告诉他,有时候, 老师教也不一定能教会所有的学生,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
郭元乾看着两个小的正在说悄悄话, 也没有喊他们, 只跟长孙说着家里接下来的安排,“从你妹妹刚刚算的租金来看, 买楼出租确实是一条不错的路子。我们带过来的钱虽然多,但真要像其他人那样开工厂,却又不够用,还是买楼吧。等车提回来了,也不必你可行表叔出面,我自己出去买楼。”
“不然我陪着爷爷一起吧。”郭泰安是放心让奶奶和妹妹弟弟留在这边家里的,毕竟还有舅太公在,这边还经常有巡警路过, 安全是有保障的,但出门的情况就不太好说了,听说有些地方还挺乱的。
郭元乾不让长孙跟着一起出门,“这个暑假你们还是先专注功课,别到时候入学考试倒是过不了。那些听人说很乱的地方我是不准备去的,你只管放心。”就算是想要买楼收租,自然还是要买在安全一点的地方,那些鱼龙混杂的地方,郭元乾是不准备去淌水的。
既然来了港城他还是希望可以安安稳稳地呆下去的,别不知道怎么地又招惹了一个人,不得已又要搬迁。
说到招惹的人,郭元乾就想起他们一家子离开津沽的理由,决定等过几天把买楼的事情办下来了,看能不能想想办法去一趟穗城或者是离得不太远隔海相望的宝安县,跟津沽那边打探一下消息。为了避免以后可能会给津沽那边的熟人带来麻烦,尽量还是不要通过港城跟津沽联络比较好。
把这事暂时放到一边,郭元乾征求家里的意见,“你们舅太公想去迁一条电线话,问我们这边迁不迁,你们看要不要迁电话线?”
“这个电话线好迁吗?”郭无恙觉得有个电话以后有事情沟通也方便,不过如果很麻烦的也不是很必要,舅太公家有电话,他们有事情也可托舅太公那边转告,反正就在隔壁嘛。
郭元乾倒是有问过迁电话线麻烦不麻烦,“托你们舅太公家里的福,可以两条线一起迁,你们舅太公说迁一条电话线也是要托关系,迁两条电话线一样地托关系。”
“费用高不高?”安梅觉得要是费用太高,还不如拿这钱去买楼出租。
郭元乾觉得也还好,“没有买车贵。”但反正也不便宜就是了,每个月还有月租费用。
“如果很贵的话,我们不装电话也可以的嘛,不如给一号楼那边装电话?”郭无恙听着爷爷的意思,装电话不便宜嘛。这个一号楼就是他们买来出租的第一栋楼,懒得记地名,干脆就叫一号楼了。
郭元乾摇头,“一号楼有电话,在那个老阿伯住的那个小房间里。”
“有吗?”郭无恙当时真的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不过,卖楼的沈家在申城也是有名有姓的人家,想来给一栋楼装电话应该也不是难事。
郭泰安倒是有留意到,“是不是墙壁上贴了一张纸,写了接听一毫?”
“哦,那个啊。”郭无恙也想起来了,但那会没有想明白是接听电话,还以为是开门什么的呢。“那听爷爷的,装一个也行,反正这种电话应该是可以迁移的吧?”相信以前住这里的李杜两家应该都是装有电话的。
郭元乾点头,“电话线可以迁移。你们舅太公原本那边的电话线可以迁过来的,但他们在那边也有生意,就不迁移,干脆迁一条新电话线了。”
“那就迁呗,反正总是要用到的。”郭无恙虽然觉得电话现在不是必需品,但以后还是要用到的,而且电话线直到七八十年代以前都很难迁线的,现在有机会迁线,虽然贵了一点,总比以后没机会迁线要强。
于是迁电话线的事情也就算是定下来了。
郭无恙数了数自家现在的生活,“洋房住上了,车子也订了,电话也要装了,嗯,咱们这日子,好像越来越不普通了啊。”虽然他们家还在后花园里种菜,但现在港城的普通人家应该还不至于能过上他们现在的生活吧。
“嗯,你还漏数了一样,”郭元乾就补充了一样,“明天家里请的私家老师也要上门了。”还可以二选一呢。
安梅噗哧笑了一声,“你们爷孙两个倒是会自吹自擂的。”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别看这些条件挺好的,但都是虚的,更奢侈一些的日子是过不起的。“好了,今天第一天住新宅,大家早些休息,明天也早早起来。”
“好哦。”郭无恙看了看客厅墙壁上的挂钟,已经八点多了,洗漱一番,磨蹭一下也就九点多了,九点半睡觉已经不算早了,毕竟他们家是一贯早上五点半起床的。
安梅还关切了小皆安几句,“你一个人睡怕不怕?”
“不怕。”小皆安很成勇敢的,“哥哥在对面,我有事情就去找哥哥。”
郭泰安点头,“好,哥哥今天晚上不锁门,你想进来就进来。”
“那就准备休息去吧。”郭元乾不留三个孙辈闲话了,催促他们上楼去休息。
郭无恙在楼梯上跟哥哥弟弟分两路,她回了自己卧室,房间空旷,不过灯光柔和,倒是感觉不错。
这边的锅炉也是用煤气烧的,用热水倒是挺方便的,郭无恙白天有在一个橱柜里找到吹风机,干脆就连头发一起洗了,用吹风机吹干挺快的,不过听说吹风机容易伤头发,她摸了摸比平时要干燥一些的头发,决定以后少用一点吹风机。
将头发梳顺,郭无恙蹦跳上了床,弹力还挺好,郭无恙感慨了一句,把薄被子一盖,一秒入睡。
早上是被鸟鸣声给惊醒的,这里虽然不在山顶,但也在山脚下,绿植也不少,有鸟鸣声倒也正常。
郭无恙一跃而起,洗漱了换上练功服抱着课本奔向了天台,昨天晚上说好了,以后每天早上不下雨的时候就去天台锻炼,天台的地方比客厅还要宽一些,活动更方便。
郭元乾已经跟郭泰安在天台上热身了,看到郭无恙过来,也叫她一起热身,结束后兄妹两个一起扎马步,郭元乾则是练拳。
晨光里兄妹两个稳稳地蹲着马步,面前放着课本,看完一页就翻一页。过了一会小皆安也跟着奶奶一起上了天台。
新一天又开始了。
早上八点半的时候,有人叩响了院门,客厅里的铃铛响了起来,郭元乾示意老妻和三个孙辈继续手里的活,他起身去开门。
不一会他领了一个年轻的穿着中山装的男孩子进来了,“这是过来试教的粤语补习老师孙卫平,港大的高材生。”
“孙老师好。”虽然还没有确定一定是这个补习老师,但郭泰安兄妹弟三个还是齐声喊了老师。
孙卫平不是第一次做粤语补习老师了,他是有经验的,来的又是薄扶林道的洋房区,知道住这边的人只要做好了自己该做的工作就大多好打交道,所以他早早就来了,“你们好。”
“我们几个都是学生,我们两个年纪大的能会说会听就成,他们还得会看会写。”郭元乾引着孙卫平在客厅里收拾出来的一处读书角落里坐下,“目前我们都是零基础。”
孙卫平点头,“那就从粤语拼音开始学起,粤语拼音是由声母、韵母以及音调组成,学会了粤语拼音,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粤语的音系规律,提高我们的听说能力。平时再多进行一些听说练习,可以多听粤语广播,再就是跟本地人进行交流,模仿一下本地人的说话口音,这样更容易提高说听能力。”
“至于说看与写,粤语其实也是汉字,只是有时候遣词与说话语序跟普通话不太一样,再有受大不列颠影响,所以新造的生僻字比较多,这就需要多看一些港城发行的报纸,上面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港城常用的字。”孙卫平有心想要接下这份活,一点也不藏私。
郭元乾一家还没有体验过另一位粤语补习老师课程,但都在心里觉得现在这一位补习老师不管是看起来还是教学经验,都挺足的样子,“那今天就麻烦孙老师试教一课?”
“可以。”孙卫平把书包里带来的资料拿出来一人给发了一份,“这是我根据目前港城的资料总结的发音教材,我会按照这个教材来进行讲课,你们可以先看一看教材。”
哇,准备得好充分啊。
郭无恙接过教材,感觉跟大部分跟小皆安的教材差不多,但是这上面还另外标注了普通话拼音。
孙卫平也说到了这一点,“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初学者很难弄得明白粤语的发音,所以,我给备注了普通话拼音,可以根据这个发音来体会粤语的发音,但普通话四个音调,加上音变的轻声也没有粤语九个音调多,所以这个普通话拼音只能算是一个前期学习的参考对照。”
郭无恙看得直点头,这样一备注之后,她对着摸不着头脑的粤语发音就有了一些概念了,不过确实不好一直用普通话拼音来学粤语。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好用这种方法来学的。
孙卫平就着这份教材,认认真真地讲了一节课,别的不说,一家人对于粤语发音已经是有摸着一点了。
中途休息的时候,另一位粤语补习老师上门了,令人惊讶的是,来人竟然跟孙卫平认识,“孙卫平学长。”
“苏语恒学弟。”孙卫平冲来人点了点头,大概对方也是挺在意这一份补习老师的工作,穿着规规整整的西装,只是气质还有一此稚嫩,显得有点像是小孩子在穿大人衣裳。
苏语恒还真的想不到跟他竞争这一份工作的是孙卫平学长,他心里已经有一些打退堂鼓,孙卫平学长他可比不过啊。
郭元乾开始还有一些惊讶这两人竟然是认识的,但转念一想,张可行是说过的,他约的两位补习老师都是港大的学生,所以,同一个学校的学生认识倒也不奇怪,他招呼苏语恒坐,又推了一杯给他,“刚刚孙老师已经试讲了一节课,你也试讲一节课?”虽然他心里已经选定了孙卫平,但苏语恒既然已经上门来了,也不能不给人一个机会。
“孙卫平学长的粤语教学经验比我更充足一些。”苏语恒实话实说,但他也没有准备不试教一下就退让了,“我也给大家讲一课吧。”他问孙卫平讲了些什么内容,问明白是讲了几个发音,“我就讲接下来的几个发音。”
真要比较起来,苏语恒讲课的能力也并不比孙卫平差多少,不过一个来得早,已经给人先入为主的感觉了。
但郭元乾感觉这么认真地准备,不好不给一个机会,就问他,“除了粤语,你可还会其他课程的补习?我们家泰安下个学期准备入学高三,但初来乍到,有一些课程还不太摸得准,你可能做这方面的补习?”
“高三的补习么?”苏语恒的眼睛顿时就亮了,“我上了一年大学,高三的课程我还记得,学习资料我也有。”这个他可比大二的孙卫平学长有优势啊。
那可不就很好嘛,虽然张家送了许多资料,但能有一个补习老师,比自己摸索还是要很好的,郭元乾就问苏语恒是否愿意留下来做高三生的补习老师,“补习时间是整个暑假,如果你有需要,我们这边提供食宿。”
“我愿意。”苏语恒急切地回应,他挺需要这一份工作的,“如果还有其他年级的课程需要补习,我都可以。”他这是看到这一家除了一个少年,还有一个小姑娘,想必也是要上学的。
郭元乾点头,又问孙卫平是否愿意做他们一家五口的粤语补习老师,“补习时间也是整个暑假,也提供食宿。”一楼的客房正好是双人间,有两张一米二的单人床,适合这两位老师住宿。
虽然三楼还有几间空卧室,但不太方便安排人家住到三楼去,毕竟泰安兄妹弟三个住二楼呢。佣人房就更加不能安排两位补习老师去住了,哪能叫两位补习老师住佣人房啊。
听说包食宿,孙卫平跟苏语恒都有一些犹豫,不过郭元乾报出来的补习工资并不算低,两个算一算,比以前做补习老师要划算一些,除了饮食这一块,还省了交通费。
再说,这边的住宿条件挺好的,比他们跟着一家人挤着住可要好得多了。
孙卫平跟苏语恒很痛快地接了这份补习工作,从放暑假第一天开始补习,直到暑假结束为止。
这会还没到放暑假的时间,他们也只是订下了这份工作以及补习开始时间。
不过两位补习老师都说了,放假之前会先抽时间把学习资料送过来,到时候放暑假的时候就开始讲课,不必等到那一天再送资料。
两位新鲜出炉的补习老师都拒绝了留饭,直接告辞了,郭元乾很满意地送两位补习老师出了门,这下子粤语补习老师有了,长孙的补习老师也有了,顺便还可以做一做孙女的补习老师,很完美嘛。
就是安梅也没有觉得多了一位补习老师多了一份支出,粤语补习是他们需要的,但郭泰安的课程补习老师也是很有必要的,更何况人家还可以给郭无恙做指导呢。
“可行还是很可靠的。”郭元乾于是感慨,自打他们一家来了港城,每一次张可行都把他们的事情安排很好。
家里其他人也是这样认为的,特别是三个小的,“可行表叔把我们安排得好好哦。”既可亲可信又可靠。
难怪张远松指了张可行来接待他们一家呢,可见他也是了解自家孙辈的处事为人如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