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035章:司机陆六(1 / 2)

第035章:司机陆六【他对陆六印象深刻也是因为陆六是第一个】

两位补习老师也不是整个暑假都不停歇的, 郭元乾在面试的时候就跟两位补习老师说好了,一个星期可以休息一天,不限定于只能是星期天, 他们如果有事情,可以双方沟通好休息时间,能补回来就行。

当然, 如果他们前期不休息, 后期放到一次全部休息都可以, 看他们自己的安排,提前说好就行。

两位补习老师都说先不必休息, 有事情再申请休息,没有事情就一直补习, 后期一次休息。

因而前期一连上了十来天近两个星期的粤语补习课程,好在不是一整天都不停歇, 而是上午两个半小时, 下午两个半小时, 郭泰安跟郭无恙的补习则是放在了上午、下午跟晚上的剩余时间里。

因为郭家每天早上五点半开始都会晨练,一般七点结束, 所以上午两个半小时的粤语补习有一个小时就干脆就安排在了早上晨练时间,早餐后再补一个半小时, 上午的粤语补习也就结束了,这天上午的粤语补习课上完,张可行过来了。

因为最近业务繁忙, 平常这个点张可行已经去公司上班,难得张可行今天不用去上班往这边来,郭元乾还以为他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昨天送了份厂衣的订单过来也是晚上送过来的。

结果张可行是过来送信息的,“之前你不是问我前任屋主李家的联络电话么?我刚刚出门不远碰上个熟人, 聊了几句,就拿到了李家的电话号码,怕我上一天班回来忘记了,就先折回来给你送过来了。”

“这么多天你还记挂着呢。”郭元乾原本是想着等忙过这一段时间,再想办法打听李家现在的住址,到时候直接投一份拜帖上去。

张可行也没有专门打听,“就是碰上个熟人,想着他好像跟李家有点交情,我就问了一句,没想到问到了。”他把电话号码给了郭元乾,“要打电话最好是晚上再打,白天怕是都不在家里。”

“好,这次又麻烦你了。”郭元乾看了一眼,记下了四位数的电话号码,再把写了电话号码的纸条收好。

张可行也就是过来送个电话号码,说了几句也就走了。

安梅听郭元乾说张可行是问到了李家的电话号码特意过来问一句的,也有一些感动,“可行对我们家里的事情再上心没有了,上次跟他问买保险箱的事情,他第二天就运了个保险箱送过来了。”

“是啊。”郭元乾因着那个保险箱回来得及时,到现在都还没有去银行开户,那保险箱够大,有用钥匙的锁也有密码锁,挺严实的,郭元乾还另外又设了几个小机关,保管叫再厉害的小贼来了也只能叫人捉个现行。

上午的粤语补习讲完了,三个孩子还得接着补习功课,郭元乾干脆跟老妻去二号楼看看进度,虽然司机不在家,但离得不远,可以走路去。

经过这么十来天,前期的改建以及刷墙工程已经是结束好几天了,晾了几天之后是打货架。

货架有几种用途,一种是用来放布料的货架,这种比较简单,就是一层一层搭大木板的大货架。一种是用来装成衣的货架,这又分两种,一种是一层一层搭小木板的小货架,一种是挂衣服的铁杆,这种也可以有几层,只是不需要搭货板。

为了避免货物多的时候出现倒塌的现象,每一个货架都需要进行多层加固。已经是在进行加固工作。

李宵正在检查已经做好最后一层加固工作的货架,看到郭元乾跟安梅过来,就连忙起身打招呼,“郭东家,安东家,货架的加固工作都做完了,我检查过,每一个货架都挺稳固的。”

“不错。”郭元乾晃了晃货架,确实是挺稳固的,“这货架做完,还有消防设施也得准备好,等这一块准备好了,机器就可以进来了。”

李宵这些天盯着的,自然知道消防设施的进度,“约了今天上午十点过来装消防栓,再过一会就能到了,装好了消防栓前期的场地准备工作就做完了。”

“嗯,装好了消防栓这些工具还得试用一下吧?明天上午机器送过来,下午送面料过来,后天早上八点开业,你推荐的那几个老乡能在后天早上准时过来吗?”郭元乾估算着这个时间,跟他预定的没差,还挺宽松的。

李宵接了介绍的活能帮到老乡,还能有介绍费的,自然是很上心的,“上个星期定下了十个女工,这几天她们都聚在一起学用缝纫机,今天晚上都能到齐。”

“要是已经定下来了,也可以先搬来这边宿舍住。”郭元乾之前没听李宵说得这么详细,现在才知道人家还在学用缝纫机,就说他们可以提前来,“明天上午机器送过来了,她们可以过来先试用一下机器,工厂那边说会安排师傅过来教女工使用机器,她们都跟着学就行。”

当然,提前来,那肯定也会算薪水的。

李宵一听提前来会算薪水,就知道那十个老乡提前来是稳了,毕竟之前只是能领点补贴,现在提前来一天就多领一天的正式薪水嘛,“那我今天装完消防栓就去通知她们一声。”

“来了先学一学怎么用机器,订单已经是有接到三个了。”郭元乾给李宵吃定心丸,可不光只是张可行那边送过来的厂衣的订单,缝纫机厂那边也下了厂衣的订单,面料那边的纺织厂也下了一个厂衣订单。

郭元乾不知道这是不是买东西的附加赠送,反正,有订单他就接,都是普通的厂衣,他们夫妻有研究过了,这种衣服不难做,料子也不贵,就算是把场地费用也估算在内,也是有赚头的。

这个单价也不是照顾价,郭元乾早在接到缝纫机厂成衣订单的时候就有打听过其他成衣厂做厂衣的单价,差不多也是这个单价,市价比这个单价还要高一些,但他这边是新开的小作坊,单价略低一点很正常嘛。

“有三个订单了呀?”李宵知道昨天晚上三少爷有送了一个订单过来,没想到郭东家另外还接了两个订单啊,厉害啊,难怪老太爷这么看重郭东家呢。

郭元乾并不觉得自己厉害,这三个订单,两个是买东西的赠品,一个是表舅家的关照,他还没有凭自己的能耐接到一个订单呢。

但这才刚开始,机器都还没有入场,哪里好出去拉生意,先等着吧。

夫妻俩在这边转了一圈,从库房看到其他生产加工车间,又看了一下安排给女工们住的两间套房,套房里已经放好了几张双层床,每张床上的棕垫有备好,其他的床上用品则是由女工自己准备。

这边是套间,这种双层床又是一米宽的那种,稍微挤一挤,里外两间完全可以放足六张双层床,但郭元乾安梅觉得这是自家的房子,没有必要这么挤,就安排了两间宿舍。

因为招女工是要包食宿的,所以还得招一个给女工做饭的厨娘,除此之外还得招一个守夜的,这个介绍厨娘的活已经交给了张家的阿茹,她会帮忙安排,一会回去得跟阿茹说一声,通知厨娘提前一天上班,毕竟女工们要提前一天上班。

守夜人还得再挑挑,这个活毕竟是挺重要的,如果挑不到信任,不定能跟人里应外合将厂子搬空,如果实在找不到,郭元乾就得先顶上了。

要说张家的佣人,一个个都挺能干的,难怪表舅他们过来港城的时候都没忘记带着他们一起过来呢。

看完宿舍出来回到车间的时候,就看到车间里正在装消防栓,已经是装到最后一个了,李宵要跟两位东家打招呼,被郭元乾制止了,没必要在人家干活的时候打断。

等对方装完了消防栓,又试用过了,收拾装备待要走了,郭元乾才上前打招呼,两个安装师傅一人递了一包烟。早年他外出运送物资的时候养成了不抽烟的习惯,现在身上带着烟也是为了跟人打交道用的。

这烟不太差,是张可行推荐的,对方接了烟看到牌子就很满意,再看一整包的烟就更满意的,直接跟郭元乾打包票,“我们干的活,有问题找我们。”他还递了一叠标签贴纸过来,“这上面有我的签名,贴在消防器材上,安监不会不过关。”

“多谢了。”郭元乾看人家是从包里拿出来标签贴纸,也摸不清楚这东西到底是必须要给的,还是人家酌情给的,但人家给的嘛,他就领受了,虽然他的粤语还不太标准,但他也用粤语跟对方交谈。

对方还又提点了几句,比方说除了查消防,又会查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涉爆粉尘之类的,还有女工的职业安全等等,也不是说一定就会有人上门来查,但如果上门查,没有相关的准备就不行。

郭元乾一一用笔记录下来,又跟对方复述了一遍,得到了对方的一点小纠正。

该聊的聊完了,对方就告辞了。

留下郭元乾安梅夫妻对着记录清单勾勾画画的,“还好,提前跟可行商量了许久,除了女工的职业安全跟保险,其他的都有办了。”

“她们今天就来了,明天正好是星期一,早上可以先去医院做个体检,再把保险买了。”安梅看了一眼保险,“这个保险,就买之前可行推荐的那一家。”那也是张可行他们厂里用的。

这种含意外加医疗的保险,并不是所有的工厂都有买的,毕竟不是强制要求嘛,但表舅家比较正派,但凡是进厂的员工,都给买了,也推荐郭元乾这边买,如若不小心有个万一,有保险理赔就比较稳妥。

郭元乾也无意省这种钱,加上厨娘跟守夜的,总共也才十二个人,这笔开支不算太大。

李宵听着两位东家有意先让女工做体检,也很高兴,“那我今天晚上让她们明天早上空腹去医院。”有些检查项目是需要空腹的。

“明天的检查费也是我们这边出。”郭元乾不会省这点钱,“明天可能还是要麻烦你带她们去医院,”说到这里,想到李宵一个大男人管一批女工可能不太好,但转念一想,这些人都是李宵的老乡来着,倒是不必这么在意,“从医院回来刚好可以过来听机器厂的师傅教课。”

李宵点头,他知道跟缝纫机厂约的时间是上午十点,医院八点就开门了,他会提早带着女工到医院那边等着,等开门了就赶紧做体检,回来就能赶上收机器的时间了,“不会误了收机器的。”

“这个我不担心。”郭元乾还是相信李宵的,再说明天他跟老妻也会过来,一则是收机器跟面料,二则是见一见新招的女工,需要安排一个小组长管理这一群女工,这得亲眼见过才能选人。

李宵想起自己还担着另一份活,就是给郭东家介绍一个可靠的司机,这个可靠的司机他倒是有找到了,但有一些迟疑,“找到了有两个人,人是挺可靠的,但他们以前是白军的人。”他是知道郭东家安东家的儿子儿媳妇都是另一派胜利者的人,并且还是牺牲了的英雄,不太确定郭元乾能不能接受。

“有两个啊。”郭元乾愣了一下,“那晚些时候叫来看看吧。”他其实倒不是很在乎对方是什么身份,只要为人正派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哪一派都是国人。

李宵点头,“那我约他们下午过来郭宅?您当面看看人。”

“行,下午过来吧。”他看看这边,只等机器、面料、工人入场了,“这边既然都收拾好了,你也歇歇吧,累了好些天了。”

李宵不觉得累,他觉得还挺好的,这一次他跟着郭东家安东家,几乎看着他们从无到有开起来了一个厂子,他可不认为这是个小作坊,不算两位东家,都有十二个工人,不小啦,“我感觉挺有趣的。”

“也还行。”郭元乾微微笑了笑,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曾想过要做什么制衣厂,但真的从无到有开起来一个厂子,还是蛮有成就感的。这跟以前是不一样的,银楼是家里传下来的,烧酒坊是真正的小作坊,那十来年在外头跑买卖很多时候也并不全是自家的本钱,生意也不算是自家的,只有这个制衣厂,不一样。

李宵做了一次全面检查,又将门窗关好,只留了顶部几扇窗户透气,跟着郭元乾安梅一起出了二号楼,他还得去联络那两个司机过来面试,因而在二号楼外就跟郭元乾安梅分了两路走。

“守夜人,不太好挑。”郭元乾说起这个问题,还有一些惆怅,“认识的人还是太少了。”哪里像以前在津沽的时候,地头熟人也熟。

安梅也感觉这个人不好挑,“不然暂时先用那个一号楼那个守门的老阿伯?”那个老阿伯还是可信的。

“他的年纪还是太大了,守个出租楼还行,守厂子不太行。”郭元乾只能将这个问题先放下,“或者在女工里挑一挑也行,不行的话先期就我去守一守。”

安梅在郭宅也住了快二十天了,对这边已经不再那么犯怵,倒是不担心丈夫去厂子里守夜自己跟三个孙辈不安全,“如果招不到合意的,也只能先这么样应付一段时间了。”

“这事先别跟泰安他们说,免得他们还想着过来守夜。”郭元乾几乎都可以想见,泰安跟无恙一听说这事就会主动请缨。

安梅摇头,“他们要补习功课呢,哪里好叫他们再费这个心的。倒是家里请的两个补习老师不错,连只是粤语补习的孙卫平也主动给他们补习,”说到这里,安梅想起这两位补习老师家里也是近几年从国内过来的,就问丈夫,“你说他们两个家里有没有可靠的人推荐?我看他们两个为人还不错,如果他们家里有人推荐的话,倒是可以相信。”

“我之前倒没有想到这里去,回去还真的可以问问他们。”郭元乾对两位补习老师也挺有好感的,虽然当初说好了各自的补习范围,但是两个人还是很勤快的,除了帮忙补习,家里的一些活也会帮忙干,菜地那边他们也经常帮着打理。

而且郭元乾也知道,两位补习老师家里的条件并不是特别好,不然也不会暑假里出来做补习老师了。

所以回来之后,夫妻俩先到张宅找阿茹说通知厨娘提前一天上班的事情,然后回家才找两位补习老师说话。

听到郭元乾说新开的作坊里需要招一个守夜的女工,要求身体健壮,能熬夜,为人沉稳可靠,孙卫平跟苏语恒都有一些激动。

唉呀,可叫他们等到机会了。现在港城的工作可不好找啊,别看申城来的大老板开的纺织厂跟制衣厂长期大量招工,可那些厂子都是要求熟练工,普通人家哪个能是熟练工啊。而郭家开的是制衣厂,如果能进去工作,肯定就能学到经验了,以后能长期有郭家的制衣厂工作那是最好,就算是不能长期,只要经验了,不管是去其他的制衣厂还是自己攒钱买台缝纫机在街边修补衣服,都是可以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